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A、B两块纯铜片,插在CuSO4稀溶液中,铜片通过导线、变阻器和开关分别与直流电...

A、B两块纯铜片,插在CuSO4稀溶液中,铜片通过导线、变阻器和开关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调节变阻器滑片位置,使电流强度为0.21安.通电1小时后,测得铜片A的质量增加了0.25克,则A铜片应与直流电源的______极相连;据此计算64克铜中有多少个铜原子?(一个电子电量是1.6×10-19库仑)______
析出金属是负极(电子流出的地方);根据电量计算公式求出电量,然后求出铜原子的个数. 【解析】 负极增重,因为铜离子在负极得到电子变成铜,沉积在电极上了;1小时内,电路中流过的电量Q=It=0.21A×3600s=756C.一个铜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也就是说它在负极沉积的时候会得到2个电子,所以,一共将有铜离子N=Q/2e=756C÷[2×1.6×10-19]C=2.3625×1021. 铜原子质量M=0.25g/N,所以,64g铜里含有铜原子的数目n=×2.3625×1021=6.05×1023个. 故答案为:(1)负   6.05×102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硫酸钠(Na2SO3)很容易被氧化成硫酸钠,为检验某亚硫酸钠样品是否变质,某同学取出少量试样放进一支洁净试管中,加水溶解后滴入BaCl2溶液,这时他一定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然后,他又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能确证原样品已经变质的现象是______.写出亚硫酸钠(Na2SO3)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某同学用10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①⑤
B.④①⑤②③
C.②③④①⑤
D.⑤②③④①⑤
查看答案
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加热到某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NaMgAlCuFe
熔点/℃97.564966010831535
沸点/℃8831090246725672750

A.Fe-Cu合金
B.Mg-Fe合金
C.Na-Al合金
D.Na-Cu合金
查看答案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由铜离子造成的,而不是硫酸根离子引起的,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铜丝,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且质量增加
B.观察硫酸钾溶液的颜色,表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无色
C.在硫酸钾溶液中加适量锌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硫酸根不反应
D.在硫酸铜溶液中加适量锌振荡,静置后颜色褪去,表明溶液的颜色是铜离子造成的
查看答案
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
A.XY
B.XY3
C.X2Y3
D.X3Y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