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
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研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8.5g Fe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
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9.2g.
②将9.2g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g,根据实验绘制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图.求:
(1)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与稀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
(2)与CuSO
4反应的Fe的质量.
(3)与CuSO
4反应的Fe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的质量之和______8.5g(选填“>”、“<”或“=”).对此结果作出你的解释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由Fe
2+制备Fe(OH)
2的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按照右图进行实验,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时,活塞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C,容器A中的反应仍在进行.最终在______容器中观察到白色沉淀(填“A”或“B”)
[探究思考]实验表明上述实验中出现白色的沉淀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或绿色,那么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呢?
(1)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Fe(OH)
2如下信息:
资料名称 | 物理性质描述 | 化学性质描述 |
《化学辞典》,顾翼东编,1989年版P637 | 白色无定形粉末或白色至淡绿色六方晶体 | 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将细粉喷于空气中,则立即燃烧出火花 |
《大学普通化学(下册)》傅鹰著P637 | 白色沉淀 | 此沉淀易被氧化成微绿色Fe3(OH)8 |
《普通化学教程》(下册)P788 | 白色 | 能强烈吸收O2,迅速变成棕色Fe(OH)3.这时作为氧化的中间产物为土绿色,其中含有Fe2+、Fe3+. |
阅读该资料后,你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的解释是:______资料中提及的微绿色Fe
3(OH)
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写成______.
(2)乙同学依据配色原理: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调配成绿色或灰绿色的常识,认为绿色可能是形成Fe(OH)
2•nH
2O所致.用热水浴的方式加热“方法一”中生成的绿色沉淀,观察到沉淀由绿变白的趋势.
加热时,“方法一”中弹簧夹C应处于打开状态,容器A中的反应须处于发生状态.该实验中支持乙同学观点的化学方程式:Fe(OH)
2•nH
2O

Fe(OH)
2+nH
2O.
(3)欢迎你参加该研究小组的讨论,请提出一种在研究由Fe
2+制备Fe(OH)
2的过程中,有助于对沉淀由“白”变“绿”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实验设计新思路.______.
查看答案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
2使其由蓝变绿,较高浓度CO
2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一实验小组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在25℃条件下,多次进行如下操作:①打开阀门A和B、推注射器1的活塞,然后关闭A和B.②一段时间后,拉注射器2的活塞,促进两个瓶中的气体流动.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变色情况.(阀门A和B关闭时,整个装置是密封的)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如果向苹果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
2,一段时间后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几乎不变色.这种情况下苹果的代谢特点是______;
(3)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或很多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将会变黄,其原因是:______
(4)此实验结果可在于实际生活中用于______,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______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
含氧酸的分子中,氢、氧原子以水分子的组成比失去后,形成的氧化物叫做该酸的酸酐,如H
2CO
3失去H
2O后形成的CO
2叫做碳酸酐:酸酐与水结合则生成对应的含氧酸,如CO
2与H
2O结合生成H
2CO
3;由此推断,磷酸H
3PO
4的酸酐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地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及CuO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B管及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1.16g.
②C试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经过电解可得H
2和O
2.在D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是N
2.
③经分析知道,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4:3.

回答下列问题:
(1)B管中的现象为______
(2)B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N
2+3Cu+3H
2O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