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0g CuO 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生成蓝色溶液.在蓝色溶液中加入m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仍是mg.(除不尽保留一位小数,不考虑损耗)
求(1)最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m取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简述理由.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向100g8%的NaOH的溶液中通入CO
2一段时间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白色固体,对该白色固体成分,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猜测:
(1)甲同学认为该白色固体可能是NaOH与Na
2CO
3的混合物.你认为该固体还可能是______或______或______.
(2)如果甲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OH,请将方案填入下表中:
(3)乙同学称量所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13.7g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时,针对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甲、乙两个同学为此争论,甲说:“钠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铜的前面,反应会置换出铜”.乙说:“不对!反应会放出气体,产生蓝色沉淀”.乙的理由是 ______.
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他们完成了该实验,在实验中果然产生气体和蓝色沉淀,但甲又说:“那会不会蓝色沉淀掩盖了红色铜的现象呢”?你如何用实验证明该蓝色沉淀中不含红色的铜:______.
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推断少量金属钠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产生的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
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
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
2O的含量,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
2中的一种,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若缺少它,将直接导致反应后______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有偏差.
(3)已知Cu
2O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被X气体还原为Cu,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2Cu+H
2O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测定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

②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
③向500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j夹紧;
④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g,往试管里加入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再称得其质量为15.95g;
⑤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
⑥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
⑦反应完毕后把装置放置冷却到室温;
⑧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
⑨用500mL量筒测得烧杯里水的体积为285.0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mL;
⑩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量为15.55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⑦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______.
(2)简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______;混合物中MnO
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查看答案
有A、B、C、D四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
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
-和D
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合:A
,C
,D
.
(2)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符号:
,写出由该离子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如
(任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3)已知A元素的单质能与碘化钾(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元素的无氧酸盐和碘单质(I
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