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有A、B、C、D四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

有A、B、C、D四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合:A    ,C    ,D   
(2)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符号:    ,写出由该离子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如    (任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3)已知A元素的单质能与碘化钾(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元素的无氧酸盐和碘单质(I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信息: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根据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析】 (1)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三层电子数比第二层少1,由于第二层容纳8个电子,故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核电荷数=2+8+7=17,所以A为氯元素; 根据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B的相对原子质量:O的相对原子质量×3=2:3,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8×2÷3=32,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32÷2=16,所以B为硫元素; 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氖的原子序数为10,C得到一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C的质子数为9,则C为氟元素,D失去两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D的质子数为12,则D为镁元素; (2)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两个电子,从而带上两个单位负电荷,故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符号为S2-;钠元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1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可和S2-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 (3)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故答案为:(1)Cl,F,Mg; (2)S2-,Na2S; (3)Cl2+2KI=2KCl+I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里,二氧化锰的催化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解释.鉴于制得的氧气中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氯化钾又混有紫红色物质,认为反应过程如下:①2KClO3+2MnO2=2A+B+C↑      ②2A=D+MnO2+C↑      ③B+D=2KCl+C↑
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    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        查看答案
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天平平衡.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另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则加入Mg和Al的质量比可能是( )
A.11:12
B.32:33
C.33:32
D.1:1
查看答案
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 g无水Na2CO3,会析出m g 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
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其中下列推断:①甲-定是硫酸钠;②乙可能是硫酸;③丙-定是氢氧化钠;④丁-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22:9,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6H12O6
B.CH4
C.C2H2
D.C2H5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