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明在爸爸的实验室里看见到如图所示的“保温瓶式量热计”.这种仪器由保温和测温两部...

小明在爸爸的实验室里看见到如图所示的“保温瓶式量热计”.这种仪器由保温和测温两部分组成的,它不让反应产生的热散失出去,也不让外界的热传递进来,可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爸爸将不同浓度的酸(A)和碱(B)溶液各100mL在量热计中混合,让小明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量热计重温度的升高值△t,得到下表.
编号100mL酸溶液A100mL碱溶液B△t(℃)
3.65%HCl4.00%NaOH7
9.80%H2SO48.00%NaOH14
9.80%H2SO44.00%NaOH7
3.65%HCl2.00%NaOH3.5
请就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第1次和第3次实验中温度升高相同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分析上述数据可知下列因素中,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多少有关的是(______
A.使用盐酸还是硫酸B、量热计的保温效果C、参加反应的酸或碱的量.

manfen5.com 满分网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2)比较两次实验中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析造成温度变化相同的原因; (3)对比温度变化与所使用溶液的关系,归纳出反应中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 【解析】 (1)比较四次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温度都在升高,所以可得出反应放出热的结论; 故答案为:放热; (2)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以发现所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是一样的,而酸和酸的量不同,但最终温度变化却一样,因此,可推断是由于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的结果; 故答案为:两次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相等; (3)对比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以得到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使什么酸没有关系;对比第2次和第3次实验或第1次与第4次实验,可以发现,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所使用溶液的量有密切关系;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以下实验用品,请你证明普通的纸[含纤维素(C6H10O5n]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写出操作步骤(在操作步骤中要写进使用仪器、试剂、操作、现象和结论).
manfen5.com 满分网
答: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以下几组试剂:①Cu、ZnCl2溶液、AgNO3溶液,②Zn、Ag、Cu(NO32溶液,③Cu、Ag、ZnSO4溶液.某兴趣小组欲用其验证Zn、Cu、Ag三种的金属活动顺序.
(1)你认为要达到实验目的,可以选用的试剂组是______
(2)阿燕同学认为另外选用“Zn、Cu、AgNO3溶液”这组试剂,经过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也可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顺序,你认为对吗______(答“对”或“错“),因为______
查看答案
大气污染物中的SO2形成酸雨时,与氧气和水作用有稀硫酸生成,则它腐蚀铝制品(表面有氧化铝薄膜)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类型为    查看答案
化学小魔术“魔棒点灯”的表演过程是:用玻璃棒蘸取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将混合物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酒精即燃.其原理是: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高锰酸(HMnO4)和硫酸钾,高锰酸立即分解生成一种棕色油状物──七氧化二锰和水,七氧化二锰遇酒精时,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酒精燃烧.七氧化二锰还能爆炸,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氧气和臭氧.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个数比为3:1.试写出生成高锰酸、七氧化二锰和它爆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常温下,氯气(Cl2)能溶于水,氯气的水溶液叫做“氯水”.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够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次氯酸还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等的漂白剂.请回答:
(1)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用自来水(密度视为1g/cm3)配制1%的下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受影响的是     (填序号);
A.稀盐酸;B.纯碱溶液;C.烧碱溶液;D.硝酸钾溶液.
(3)蓝色石蕊试纸(含有机色素)遇到新制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