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把25℃时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假设溶剂未应温度升高而蒸发),下列叙述...

把25℃时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假设溶剂未应温度升高而蒸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质的质量不变
C.仍然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已经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抓住四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④“所溶解的克数”;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见溶解性部分)③温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把25℃时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的质量不变.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与固体溶解度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A.温度
B.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种类
D.溶剂的种类
查看答案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该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
B.该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
C.该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溶解的质量
D.该物质在该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查看答案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需要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用买来的纯碱和熟石灰,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进行制作“叶脉书签”小实验,他将一片具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后,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黄色后取出用水洗净,再用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再次用水清洗后晾干,夹在书中压平.该实验中他利用了氢氧化钠    的性质.进行实验时,他应当注意   
(3)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为产品.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烧碱溶液,再经过浓缩、蒸发等步骤,最后得到固体烧碱.请推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4)我国东南沿地区某镇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他们办有造纸厂、精炼铜厂、海水晒盐厂和硫酸生产厂,经环保局对各厂排放的污水检验获知:①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NaOH;②精炼铜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CuCl2;③海水晒盐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MgSO4;④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主要含有H2SO4.假若现有①NaOH、②CuCl2、③MgSO4、④H2SO4四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依次鉴别出的顺序为(用序号填写)   
(5)向40g 5%的NaOH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上述混合溶液恰好能跟    g 10%的稀硫酸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
现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三种溶液,请你从中选择两种溶液,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要求:
①选择试剂时,同类物质在鉴别中只能使用一次;
②每次鉴别一步完成;
③有微溶物生成的,不按沉淀处理.
请回答:
(1)你认为鉴别方法最多的两种溶液是盐酸和碳酸钠:
(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是:   
(3)填写用上述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
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中的2种或3种组成.经实验得知其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该同学的思路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配成水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酸A,A为___________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加入足量的B,B为___________除去硫酸钠
(3)向(2)中的滤液中加入C,C为__________溶液若有_________,证明原白色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