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
2和KClO
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
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 号 | 1 | 2 | 3 | 4 |
加水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7.25 | 4.05 | m | 3 |
试求:(1)表中m值为______.(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化学方程式______△2KCl+3O
2↑
查看答案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分析实验:
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 设计意图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 ______ | 可燃物才能燃烧 |
(2) |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 没蘸水的小棉团燃烧 蘸水的小棉团不燃烧 | ______ |
(3) | ______ |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 ______ |
得出结论: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查看答案
经过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反应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______.
(2)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______.
(3)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______.
查看答案
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请问:
(1)加碘食盐所含碘酸钾(KIO
3)中,I元素化合价是
.
(2)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滴在纯碱上,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食醋与纯碱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
.
(4)东部城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写出天然气主要成份的化学式
.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导电性 | 导热性 | 延展性 |
银白色 固体 | 较软 | 2.70g/cm3 | 660.4℃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
(2)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3)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