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已知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
3N
6H
6)
(1)三聚氰胺由______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______
(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其含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各个品牌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5~20%,蛋白质中含氮量平均为16%.某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计算,含氮量为______.某品牌奶粉1袋(400 g)中加了1 g三聚氰胺,相当于增加______g蛋白质.
查看答案
化学学习常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使瓶内______减小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来推测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的性质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
(2)图2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_,其目的为______.
(3)图1和图2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_.
探究3:研究常见气体的制取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回答:

(1)写出A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2H
2O+O
2↑
查看答案
46.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实验三 | | 木条迅速复 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
.
查看答案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河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2)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装置Ⅱ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______的物质,还可以______的杂质.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一个Mg
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
-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在化学反应中,第Ⅰ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第Ⅵ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除H外)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数.
②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此外还有:
;
(3)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图甲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乙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
②图甲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