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学习常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

化学学习常用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manfen5.com 满分网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使瓶内______减小推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来推测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的性质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1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__
(2)图2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__,其目的为______
(3)图1和图2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_
探究3:研究常见气体的制取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A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H2O+O2
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根据压强的变化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根据元素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认识铁丝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共同点:都有氧气参与,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不同反应的共同点,一定还要注意反应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的不同,选取的反应装置则不同,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和所制取气体的性质有关系. 【解析】 探究一: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主要是利用红磷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从而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根据进入瓶中的水的多少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元素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变化,由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可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推知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氧气,压强,元素种类,B 探究二: (1)由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热,为防止融熔的生成物溅落时炸裂瓶底,要在瓶中放一层沙或一些水,故答案为: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2)由于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为防止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应在集气瓶中放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硫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的碱液,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防止二氧化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由于3Fe+2O2Fe3O4,S+O2SO2,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有:都有氧气参与,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故答案为:都是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探究三: (1)酒精灯,铁架台 (2)由于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 (3)由于该反应是固液混合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择B装置来制氧气,又因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选择H或F或C来收集氧气;若采用C来收集氧气,即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必须把里面的水能够排净,即必须能引起瓶内的压强增大.故答案为:B,C或F或H,b (4)由题意可知,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均相同,所以首先否定甲和丙的猜想,而乙的猜想是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因此设计实验时只要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不同则可. 故答案为:甲和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再加入不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多的反应较剧烈(或瞬间产生的气泡多) 乙的猜想正确 [交流反思]橡皮塞弹飞主要是因为装置内的压强过大引起的,因此可以换成容积较大的反应容器或者是可以调节装置内压强的容器或者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的容器,故答案为:换成一容积较大的反应容器(如广口瓶、锥形瓶、烧瓶等)或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等.(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6.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总结
实验一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 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河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2)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装置Ⅱ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______的物质,还可以______的杂质.
manfen5.com 满分网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一个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在化学反应中,第Ⅰ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第Ⅵ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    电子,(除H外)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数.
②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此外还有:   
(3)图甲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乙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图甲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乙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②图甲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名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电解水        )反应
(2)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反应
(3)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
(4)一种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反应. 查看答案
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过氧化氢溶液,③铁粉,④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的残留固体,⑤液态氧,⑥水,⑦氯化钾,⑧海水等物质.
(1)其中属于混和物的是   
(2)属于化合物的是   
(3)属于单质的是   
(4)属于氧化物的是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6)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均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