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
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1)小明依据______,提出猜想I.
猜想I: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满一瓶氧气. ④停止加热.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__. |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II.
猜想II: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作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______.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______;量取8mL的水用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碘元素符号为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
(1)X的值为
;
(2)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填序号).

查看答案
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金属元素B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写出A、B、C三种元素的符号:A
、B
、C
;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查看答案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
(4)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
2],其消毒原理是Ca(ClO)
2与CO
2、H
2O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其中HClO有杀菌消毒作用.Ca(ClO)
2与CO
2、H
2O 反应表示为______.
查看答案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请填空:

(1)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甲),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______处(填序号)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_焰温度最高.
(2)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图乙),可以发现烧杯内壁______.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发现烧杯内壁______.
(3)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图丙),发现蜡烛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