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强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
小强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若实验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原因中不可能 导致这一结果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③
查看答案
下列描述物质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大米霉变
C.

盐酸腐蚀大理石
D.

玻璃刀划开玻璃
查看答案
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1)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和氢气.
(2)相对原子质量:Mg-24、Fe-56、Zn-65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 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35.O | 35.0 | 35.O | 35.O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6.8 | 5.6 | 4.4 | 4.2 |
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中A-F均为常见物质,其中B、E为黑色固体,D、F为常见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物在图中均已完整给出.)试推断:
(1)B起的是
作用;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E: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D→F:
;F+C→H
.
查看答案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______;
(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
2,则B为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