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______;
(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
2,则B为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暑假,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 形成的原因 |
可能是CaCO3 |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可能是______ |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______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
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
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表),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 | ______ |
往上述试管中的残留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 ______ | 白色粉末中______(选填“有”或“无”)CaCO3 |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 |
(3)交流与反思:
①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②清洗装石灰水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色粉末时,家庭里可以用______代替稀盐酸.
查看答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2)写出用A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4)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拓展应用: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F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c”或“d”)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
工业上用氯气和熟石灰制取漂白粉,氯气和熟石灰(Ca(O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
2+2Ca(OH)
2═CaCl
2+Ca(ClO)
2 (次氯酸钙)+2H
2O.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示:Ca(OH)
2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查看答案
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甲物质溶解度为
g.
(2)Q点的含义
.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大的物质是
.
(4)30℃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30℃时,甲、乙、丙三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产物C、D中,属于单质的是
.
(2)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C的计量数(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