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
[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①用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②检验收集的气体(写出操作的方法)______.
[实验现象]在②中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起______作用.此气体是______,该无色溶液是______.原假设成立.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的安全性要得到提升,师生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______(填“图甲”或“图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查看答案
右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
(1)用H
2O
2、H
2O、O
2、H、O等符号填空.在反应H
2O
2→H
2O+O
2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生成的新微粒是______,该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是______
(2)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
3+表示.1个H
3+粒子中含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电子.
(3)物质的性质中,有些对我们人类有利,也有些对我们有害,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种物质填写下表:
物 质 | 有利的一面(用途) | 不利的一面(危害) |
示例:氧气 |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 引起金属生锈和食物腐败 |
| | |
查看答案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②2个氮分子______ ③亚铁离子______
④负二价的硫元素______ ⑤硫酸铝______ ⑥2个汞原子______.
查看答案
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
4H
8NS
2O
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6
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S:O=2:4:2:1:4
D.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