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在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时,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主动学习.如右...
在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时,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主动学习.如右图所示做电解水实验,回答问题: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b检验方法是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水是由
组成.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因长时间煎炸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醛(C
3H
4O),根据丙烯醛的化学式,从宏观、微观角度你能获得的信息有(任写两点)
①
②
(2)根据化学方程式C+O
2
CO
2 从宏观、微观、及质量角度获得的信息(任写两点)
①
②
.
查看答案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请根据反应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简答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产生 色的火焰 |
铁在氧气中燃烧 | |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 铜与硫酸亚铁溶液 | |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 色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 反应中二氧化锰是 剂 |
(5)如图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填化合、分解反应);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查看答案
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用于填充氦气球的氦气
;
(3)1个钙离子
;(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查看答案
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沸点:液氮
液氧;
(2)核外电子数:钠原子
钠离子;
(3)含碳量:甲醛(CH
2O)
醋酸(C
2H
4O
2);
(4)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水
空气;
(5)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
200mL;
(6)质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质量.
查看答案
(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 CH
3COOH )、醋酸中共有
种元素.其中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
,氯化钠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结合成的,其中阳离子符号为
.
(2)根据右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得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