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黑色单质,D是黑色固体...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黑色单质,D是黑色固体氧化物,B、C、E是无色气体,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它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评述物质B的“利”与“弊”(各写一条)
利:
;
弊:
.
(2)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
(3)D转化成C的过程中的另一种生成物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K
2CO
3和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1)图1中能表示KNO
3溶解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
(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
C、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
利用工业煤制乙二醇(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等特点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该制备过程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造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制备合成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合成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钢铁.请写出合成气与Fe
2O
3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
3OH) C、尿素[CO(NH
2)
2]
(4)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
.
查看答案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该先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故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
向AgNO
3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
3)
2,一定不含AgNO
3,可能含有Al(NO
3)
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查看答案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乙实验既证明浓氨水易挥发,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