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的物质均含有碳单质,请填写这些碳单质的名...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的物质均含有碳单质,请填写这些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
、
.
(2)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3)当将玻璃杯罩住燃着的高低不等的两只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的方法有(填序号)
.A.打开窗户跳出;B.成站立姿势跑出;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D.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Cl
2)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
材料Ⅱ、Cl
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
材料Ⅲ、Cl
2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含氯元素的消毒剂有ClO
2、NaClO、Ca(ClO)
2等.
(1)实验室里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是
.
(2)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D.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常用来形容老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其实该诗句中也蕴含着许多化学含义,认真思考后请回答:
(1)诗句寓意着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诗句中“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
等气体以及少量炭粒;
(3)句中“泪”是指
.
查看答案
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氮原子
;
(2)2个碳酸分子
;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4)铵根离子
.
查看答案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如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化学方程式是:2H
2S+3O
2
2SO
2+2H
2O
查看答案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