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溶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现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按要求帮助完成探究活动.
(1)提出假设:假设①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假设②白色粉末是氧化钙
假设③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2)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判断并填空
假设 | 设计的相关实验操作 |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假设是否成立 |
① | 取一定量粉末加入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______ |
② |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 | 溶液浑浊且温度升高 | ______ |
③ |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通入二氧化碳 | 没有沉淀产生 | ______ |
(3)实验后思考:假定这包白色粉末是混有少量氧化钙的碳酸钠粉末,将混合物溶于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方法是______;再将分离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潍坊某化工厂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其制备过程表示如下:

请回答:
(1)工业上生产的氯化铵属于
(填写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气物
(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图可看出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为
.工业上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氯化铵的温度范围约为
.

(3)设计实验验证硫酸钠中含有NH
4C1:
.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
(4)40℃时,
(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查看答案
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
(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町服用含有Mg(OH)
2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水鉴别NaOH、NaCl、CaCO
3三种同体物质时,能够鉴别出NaOH固体所依据的现象是
.
(4)探究稀盐酸、Na
2CO
3溶液、Ca(OH)
2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除指示剂外,最终烧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
.
查看答案
现有三个常见名词:①结晶、②洗气、③过滤,将上述各名词的序号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
(1)由饱和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
;
(2)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
;
(3)用Ca(OH)
2溶液除去CO中的CO
2 .
查看答案
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
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小苏打是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受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属于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