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12年12月济南市环保局每小时公布一次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包括PM2.5等6项...
2012年12月济南市环保局每小时公布一次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包括PM2.5等6项污染物的监测值.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查看答案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芳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地方的稀盐酸,待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测得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3.3g,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通过学习,小明学会看多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结合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方法有三种:一加热氯酸钾、二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三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到:
【提出问题】实验室能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
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无臭无味,易受潮,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用做鱼池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
猜想Ⅰ: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过氧化钙的方法制取氧气.他的依据是
.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 |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口伸入水面下,用受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 ②将适量过氧化钙加入试管中,加入,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并检验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 |
实验结论:
.
猜想Ⅱ:实验室中可以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收集装置可选择 或 .(填序号) |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将水加入过氧化钙中,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发生装置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
.
【分析与反思】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
【知识扩展】小明希望能找到加快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法,请你帮他提成一条方便实验验证的建议:
.
查看答案
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发现:铁丝、镁带燃烧没有火焰,尔蜡烛燃烧却有火焰,写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观察到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结论】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镁 | 650 | 1090 | 300~650 |
铁 | 152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结论】物质燃烧时若能产生火焰,其燃烧时温度一般
(填“低于”或“高于”)其沸点.
【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探究三:为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
【猜测】根据碳燃烧的性质,可能的原因是:
.
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认识是:
.
查看答案
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一种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E的化学式是
;
(2)D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只写一点);
(3)若A是化合物,固体C的俗称
;反应A+B→C+D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