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

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5)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题意“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说明为可燃性物质,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都可燃烧,到底是那种.设计实验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再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析】 (1)一氧化碳常温下为气体,并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石蜡蒸气遇冷很容易变为固体. (2)根据反应物和生产物,及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已知反应物为:CnH2n+2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①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顺序:先配碳,再配氢,最后配氧.②把CnH2n+2的计量数看作“1”,③先配平碳元素,再配氢元素,最后配氧元素时,氧气前计量数会出现分数,④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进行通分,去分母. 故答为:(3)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再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试验. (4)导管口同样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能看到冷凝的固体. (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内容:
(1)在蜡烛点燃前,蜡烛呈    形状,    色固体,用小刀可切割,说明蜡烛质地较    ,切一小块放入水中,    溶于水,并能    在水面上,说明蜡烛密度比水   
(2)蜡烛能被点燃,且有火焰产生,火焰分为三层,    层最明亮,    层最暗,    层温度最高,原因是   
(3)熄灭后,    从灯芯飘出,用火迅速点燃,火能否会顺着该物质将蜡烛点燃?    查看答案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查看答案
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石灰水变浑浊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步骤有:①充分使用资料;②设计合理的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⑤准备实验器材.其中正确的设计步骤是( )
A.③①④⑤
B.③①②
C.③①②⑤
D.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