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学习了燃烧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B端的白磷...

学习了燃烧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B端的白磷燃烧,A端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①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②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空气,不能燃烧;
③B端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红磷不是可燃物.
(2)若要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该实验说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
(4)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白磷的方法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确定保存物质的方法. 【解析】 (1)B端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起来;A端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虽然达到的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 故填:①②③. (2)向水中的白磷处通入空气或氧气时,白磷能够燃烧起来;或把烧杯中的水倒掉,使白磷暴露在空气中,白磷也能够燃烧起来. 故填:向白磷处通入空气或氧气. (3)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填: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白磷不能和冷水反应,密度比水大,可以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故填:保存在冷水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人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人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
(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查看答案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