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______.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______(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32:3 B. 40:3 C. 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
2MnO
4+MnO
2+O
2↑
查看答案
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紫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E有剧毒.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推断:
(1)A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甲的化学式为
.
(2)写出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检验B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车城十堰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NO
2、NO、CO等.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汽车排气系统中往往加装一套“三元催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
(2)尾气中的NO、CO在“三元催化装置”发生反应,两种生成物均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H
2和N
2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时,紫色石蕊试液没变色;通过灼热的CuO时,有红色的铜生成,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查看答案
在大自然中,CO
2与O
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______效应.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
2+6X

C
6H
12O
6+6O
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