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2)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    等.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为确定某集气瓶最多可收集氧气的体积,请设计一个简便的测量方法(仪器用品等任选):   
(5)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    装置(填字母);
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    (填化学式),其作用是    ;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查装置的    性.
(6)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7)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最科学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①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依据实验事实.
(1)熟练掌握常见的仪器及其用途; (2)根据常见的产生氧气的方法分析; (3)根据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的特点分析; (4)测量气体体积可以采用等量转化成液体来测量其体积; (5)根据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其中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根据实验的步骤分析操作; (6)根据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分析; (7)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回答. 【解析】 (1)仪器①是铁架台 ②是量筒; (2)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或电解水)(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与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相比,不需要加热,副产物是水,无污染,故选择①②; (4)要测量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只需测一集气瓶水的体积即可:先向集气瓶中盛满水,再用量筒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可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要选择固液常温型的C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E和向上排空气法D收集;过氧化氢常温下也能分解,但反应速度很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起催化作用;为防止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气体,在制取气体前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6)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一种观点是否正确,要依据实验事实,因此选择③. 故答案为:(1)①铁架台 ②量筒;(2)加热氯酸钾(或电解水)(其它合理答案也可);(3)①② (4)先向集气瓶中盛满水,再用量筒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可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C、D(或C、E);MnO2(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或催化作用);气密 (6)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7)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过氧化氢(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如图所示).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时,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什么叫分解反应?它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从概念上分析特征)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概念
特征
表达式
实例

查看答案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manfen5.com 满分网汞+氧气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水manfen5.com 满分网氢气+氧气
查看答案
常温下,当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几滴水,则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还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在此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还原剂
查看答案
N0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0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0的装置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B.manfen5.com 满分网
C.manfen5.com 满分网
D.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