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净化水 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净化水
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A、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干冰能灭火属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金刚石相对于石墨来说属于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
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
查看答案
同学们学习了《金属与矿物》一章后,对金属的有关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探究一:某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发现CO与CuO加热后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请你参与该小组的研究过程并完成相关任务:
manfen5.com 满分网
[研究课题]探究红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有关物质的颜色:CuO粉末:黑色,Cu2O粉末:红色
(2)CuO和Cu2O都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O十H2SO4=CuSO4+H2O
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与实验]
(1)如果硬质玻璃管内红色粉末为一种物质,请猜想它的成分,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测.
猜想简单实验方案现象CO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粉末为Cu 不反应CuO+CO=Cu+CO2
 粉末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生成红色粉末2CuO+CO=Cu2O+CO2
(2)如果硬质玻璃管内红色粉末为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要确定粉末中两种物质的质量分数,还需要通过有关数据计算进行判断.下列数据为计算依据的是(______
A.反应前CuO粉末的质量;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
C.通入CO的质量;D.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
探究二:实验室通常利用反应“Zn+H2SO4=ZnSO4+H2↑”可以制氢气.
(1)探究小组发现实验室制氢气常用粗锌(含杂质的锌)而不用纯锌,原因是粗锌跟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比纯锌快.现将等质量的两份纯锌粉分别加入a,b两个烧杯中,两烧杯中均各盛有相同的过量稀硫酸,同时向a烧杯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充分反应后两烧杯中: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a______b(填“<,>,或=”)
②产生氢气的速率:a______b(填“<,>,或=”)
(2)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②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manfen5.com 满分网
(1)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药品为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H2O+O2查看答案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我市陆续使用天然气,乙醇汽油等清洁能源.
(1)镇江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______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______
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CO2+2H2O 查看答案
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信息:CuO+H2SO4=CuSO4+H2O
manfen5.com 满分网
(1)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______,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F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Fe+3CO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