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酒精挥发
C.菜刀生锈
D.大米酿酒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市场上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Cu-Zn合金和Cu-Ag合金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______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的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g.
求: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③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缺锌者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等保健品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锌的化学式为C
12H
22O
14Zn(相对分子质量为455).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所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至0.1%).
(3)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那么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_____mg.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3)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
2CO
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
2CO
3溶液呈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______,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Fe
3O
4.
查看答案
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___、______、量筒.
(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
(3)图②、图③表示的操作步骤分别是______、______.
(4)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_____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量取水最好选择______的量筒(填序号①10mL ②50mL ③100mL).(水的密度为1g/cm
3)
(5)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12%.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