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两辆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中的液氯(Cl2)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三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天空中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和碱液,以此消除Cl2的污染和伤害.
(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Cl2)的物理性质:______.
(2)抢险中,可喷洒Ca(OH)2溶液来吸收氯气.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2Ca(0H)2═X+Ca(ClO)
2+2H
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请你告诉当时在现场周围的村民一条保护自己的措施.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等质量的A、B两种活泼金属(化合价均为+2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产生H
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1)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
;
(2)A、B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是
;
(3)如果纵坐标改变为产生的氯化物的质量分数,而图象的基本变化趋势不变,则A、B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为
.
查看答案
有一种混合气体,可能由H
2、CO、CO
2和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但气体总体积明显减小;再将剩余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查看答案
“轻轨电车”(如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
①______;
②______.
查看答案
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已知H、C、N、O、F、Na六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l,6,7,8,9,11,根据你学过的有关物质的名称、物质的构成和表示微观粒子的化学符号(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按要求写出(1),(2)题中两种不同粒子的化学符号,以及由这种粒子构成的(或含有这种粒子的)一种物质的名称.
(1)质子数为11的原子和离子 | 粒子的化学符号 | | |
对应物质的名称 | | |
(2)质子数为10的两种不同的分子 | 粒子的化学符号 | | |
对应物质的名称 | | |
查看答案
用质量均为2g的薄锌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与足量某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片完全溶解所用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温度/℃ | 单位时间消耗锌的质量 | 锌片完全溶解的时间/s |
l | 5 | ml | 400 |
2 | 15 | m2 | 200 |
3 | 25 | m3 | 100 |
4 | 30 | m4 | t4 |
5 | 35 | m5 | 50 |
6 | 10 | m6 | t6 |
7 | 20 | m7 | t7 |
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下列各表达式正确的是
①50<t
4<100 ②t
6>200>t
7③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m
7>m
6>m
2(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