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小峰同学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小峰同学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N物质的溶解度小于M物质的溶解度
B.M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M、N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M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某温度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等. 【解析】 A、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高于t1℃时,N物质的溶解度才小于M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由M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因此M、N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此选项没说溶液是否饱和,所以无法判断,故C错误; D、t2℃时,M的溶解度大于N 的溶解度,因此M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但该选项中没说是否饱和,所以无法判断,故D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查看答案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铁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D.镁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元素的种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①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溶于水,再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②往铜盐溶液中加入铁粉获得少量铜
③将氧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铜网的试管获得纯净二氧化碳
④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查看答案
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年3月11日,沪宁铁路丹阳段施工工地由于残留的铝粉爆炸造成严重伤亡事故.下列关于铝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粉和铝块的组成元素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B.上述资料说明铝粉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
C.铝粉在空气中爆炸的产物是氧化铝
D.生活中,常用铝粉漆对铁制品进行防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