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
现有含少量不溶性质的CuO样品10.6g,向其中加入92g稀硫酸微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洗涤,留在滤纸上的不溶性质杂质经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6g,并得到CuS0
4溶液(滤液).求:
(1)样品中CuO的质量:
(2)反应后得所得CuS0
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设计出两种方案奖励4分)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方案1:______ | ______ |
方案2:______ | ______ |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 )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
滴数 | 12 | 2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上述两种西红柿中,你认为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该实验说明:①______;②______.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有如下反应:A+B→C+D
(1)若A为Fe,B为CuSO
4(溶液),则C、D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A为HCl(盐酸),B为NaOH(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B为CuO,则A可能是______(答一种).
查看答案
地球表面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易产生温室效应,会对人类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人说温室效应有利有弊.
(1)你的观点呢?并说明原因.
(2)为控制温室效应的产生应采取哪些措施?(答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因为它露置于空气中不仅吸收
发生潮解,而且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