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有20%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不同物质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 20%硝酸钾溶液 | 2%硝酸钾溶液 | 硝酸钾固体 | 水 |
| 示例 | 4 | 7 | | |
| 方案1 | | | ______ | ______ |
| 方案2 | ______ | | | ______ |
| 方案3 | | ______ | ______ | |
查看答案
向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2g二氧化碳,可产生多少g碳酸钙沉淀?
查看答案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学生甲:在一只试管中装入少量红磷,将其置于一烧杯中,称量,并记录数据;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点燃红磷,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
学生乙:把装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再把小烧杯放到天平上称量.
学生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所进行的实验,有错误的是______同学,改进的方法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2)学生丙所进行的实验,反应前后天平能平衡吗?
答:______[答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3)若学生丙在实验前称量包括反应容器在内的各物质总质量为135g,请你完成下表以表示他在称量时使用砝码的情况(添加用“↓”表示,从托盘上取下用“↑”表示).
| 砝码 | 100g | 50g | 20g | 20g | 10g | 5g |
| 使用情况 | ↓ | ______ | ______ | ↓↑ | ______ | ↓ |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_.
(3)检验CO
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火柴放在_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同学学习初中化学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判断其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 某同学得出的结论 | 对或错 | 理由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 |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 |
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物质一定是CO2 | |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