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

(1)图I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同学们按图II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E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②除了证明分子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若木条熄灭,则说明收集已满.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D;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J能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A
    ;B
    .
(2)G在D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为
    .
(3)L的溶液俗称为
    .写出J与L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查看答案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碳
    ;铝
    .
(2)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
O
    ;2N
    .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1个D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②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图中字母).
(4)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中子
C.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18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查看答案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可做干燥剂,其原因是
    .
(2)现代新型礼炮使用环保气弹,实现了有害气体零排放.某种环保气弹用乙醇作为燃料,通过氧气瓶输入氧气,使乙醇在炮筒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乙醇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体现了氧气的用途之一为
    .
(3)“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其接触到火焰后3~5 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释放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4)在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某些气体可以使食品保鲜,通常用作填充气的是氮气、二氧化碳.氮气可用作填充气,其原因是
    ;欲检验某包装袋内的填充气是氮气还是二氧化碳,其方法是
    .
                
查看答案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
(2)某同学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其过滤时所必需的仪器有
    (填字母序号).
A. 烧杯    B. 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玻璃棒    E.漏斗
(3)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B中的气体是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除该反应之外,还能证明水的组成的反应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
(4)水和过氧化氢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要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两瓶无色液体,可选用的黑色固体是
    .
 查看答案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