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

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
A.manfen5.com 满分网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manfen5.com 满分网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manfen5.com 满分网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manfen5.com 满分网
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继续溶解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变大,达饱和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增加,反应不断发生,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质量不断增加,至硫酸铜完全反应,沉淀质量不再改变;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增加,反应不断发生,溶液的pH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溶液pH等于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而使溶液的pH不断变大;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根据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等质量的镁、铁完全反应放出氢气质量镁>铁. 【解析】 A、变化曲线表明,随着硝酸钾晶体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与变化事实不相符,故A不正确; B、变化曲线表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生成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不断增大,至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变化;与反应事实相符,故B正确; C、变化曲线表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不断减小;与反应事实相反,故C不正确; D、变化曲线表明,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两金属放出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至完全反应,金属铁放出氢气质量大于金属镁;与反应事实不符,故D不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同温同压下,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三种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Mg>Al>Fe
B.Al>Fe>Mg
C.Al>Mg>Fe
D.Fe>Mg>Al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物质:Fe2O3(Fe);选用试剂:盐酸;操作方法: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物质:CO(CO2);选用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方法:洗气、干燥
C.物质:CaO(CaCO3);选用试剂:水;操作方法:过滤、烘干
D.物质:NaCl(Na2CO3);选用试剂:Ca(NO32溶液;操作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
铜和铝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金属.钛(Ti)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或钛合金放到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记忆功能
B.将大小、厚薄相同的铜、铝、钛分别放入盛有质量分数相同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盛钛的试管放出气泡缓慢,盛铝的试管放出气体泡快,盛铜的试管无现象,由此可推测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Ti>Al>Cu
C.某同学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
D.高层建筑常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用铁门窗,主要是因为铝不活泼,不易被氧化
查看答案
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在溶洞中,当溶解在水里的Ca(HCO32发生分解,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了钟乳石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一种有粘性的Na2SiO3导致瓶塞与试剂瓶粘连不易打开
C.“通风橱”是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装置,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设施
D.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原因是和血红蛋白结合的CO跟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l: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