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manfen5.com 满分网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3)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用    方法提纯A.
(4)若物质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把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A溶液从t2℃降温到t1℃,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原因是   
(1)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交点的含义; (2)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所以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4)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 (5)由题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可能是因为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解的物质减少;再结合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 (1)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在t1℃时,B和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3)观察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所以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C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4)A在t2℃时的溶解度为60克,t1℃时的溶解度为20克;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含有溶质10g,从t2℃降温到t1℃依然不饱和,所以此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0%; (5)由于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烧杯内出现浑浊,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曲线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 (1)A;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 (2)增加溶质(合理答案均可); (3)冷却热饱和溶液; (4)10%; (5)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变小,溶解的物质减少,多余的溶质析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现有以下反应:
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I2+Na2S=2NaI+S;           ⑤Br2+2KI=2K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反应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通过分析①和②,可以得出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3)非金属单质也有类似的反应规律,分析③、④和⑤可以判断S、Cl2、I2、Br2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据此还可以判断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Cl2+2NaI=2NaCl+I2  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l2+2K2S=2KCl+S. 查看答案
炼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把赤铁矿、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把铁从赤矿石里还原出来,炼出生铁.请用化学方程式写出炼铁的原理:    ,其中,石灰石起    作用. 查看答案
用符合要求的金属的化学式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广泛用于制电线、电缆的金属是   
(3)常添加于照明弹弹药的金属是   
(4)作干电池负极金属材料的是    查看答案
请你在下表内填写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名 称生石灰烧碱        氧化铝
化学式        CH3COOHFeCl2   
查看答案
将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它们在化合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在时间为t1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Y
B.金属活动性:X>Z>Y
C.相对原子质量:X>Y>Z
D.X、Y和Z可能分别是常见金属中的Mg、Fe、Z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