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请回答: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C+B→E:   
(2)D+E→F:   
(3)F中的三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化学式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由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可判断物质D为水,以此为突破口,利用F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判断F为酸性物质,结合转化关系图、题设对物质的说明及一些特殊变化的应用,可采取逆推的方法完成推断,可得出:A为氢气、B为氧气、C为一氧化碳、D为水、E为二氧化碳、F为碳酸的结论;进行验证,该结论符合题意. 【解析】 由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可判断物质D为水;由E能与水生成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F,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中,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变化,可推测F为碳酸、E为二氧化碳;再由关系图,气体A和气体化合物C都能与气体B发生燃烧且分别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可推测气体A为氢气、气体B为氧气、气体C为一氧化碳; (1)C+B→E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2)D+E→F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H2CO3; (3)物质F碳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此三种元素可形成乙醇这种可再生能源,乙醇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1)2CO+O22CO2; (2)CO2+2H2O═H2CO3; (3)C2H5OH.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manfen5.com 满分网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不能平衡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2)B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质量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某同学想用铁与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经查阅资料后得知,铁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下列装置中,他可选择用于实验的有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此图回答:

周期
ⅠA
 1
      
18
11  H
ⅡA
 2
ⅢA
13
ⅣA
14
ⅤA
15
ⅥA
16
ⅦA
17
2 He
2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和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组成的能引起温室效应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原子序数为3的锂元素在氧化物中显+1价,写出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2)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都是常见的物质.其中俗称酒精的是    (填序号),可用于灭火的是    (填序号),可用于炼铁的是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通常所说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    、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有些青少年由于摄入维生素C不足而引起一些疾病,你建议他们应多摄取的食物是    (填序号).manfen5.com 满分网
(3)人体健康离不开钙元素.下列有关钙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②成年人比幼儿和青少年需要摄入更多的钙,
③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④人体中钙元素大部分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4)通过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学习,在饮食方面应保持    查看答案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    ,它与石油和    均属于化石燃料.
(2)石油的炼制得到很多产品,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填序号)   
①汽油②柴油③食用酒精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    (只填一种)等新能源.其中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已知氘和氢是同种元素,则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