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被曝光.这一事件再次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
3N
6H
6)是一种微溶于冷水的白色固体,无味,微毒,密度为1.573g/cm
3,其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盐.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测定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由于直接测量蛋白质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由于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相比含有更多的氮原子,所以被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请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三聚氰胺的性质:
物理性质: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
(2)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______;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图所示: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你的猜想写在对话框中.
(3)请为丙同学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样于试管中, | | 丙同学的猜想成立 |
(4)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查阅化肥的相关资料得知,长期施用硫酸铵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该小组同学想探究室温时硫酸铵饱和溶液的酸碱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①pH=7,②pH>7,③______.
(设计和实验)组内同学分另外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铵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硫酸铵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硫酸铵溶液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甲、乙、丙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只有一位,指出另两位同学的操作错误:______;
②______.
(结论与分析)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①硫酸铵溶液虽然显酸性,但硫酸铵不是酸,而是盐;
②凡是盐的溶液都显酸性.
你认为上述结论错误的是第______条(填①或②),请举一例说明该条结论不正确,
例:______(合理答案均可).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查看答案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你的方法是______ (说明所加试剂和发生的现象).该方法是借助其它试剂,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属于______(填“间接”或“直接”)观察法.
(2)在如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
根据Fe、Cu、Ag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简答.
(1)其中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是______;
(2)铜像铁一样在潮湿空气中也会锈蚀,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
2(OH)
2CO
3],推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3)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铜的金属性比银活泼.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