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汽化 B.点燃蜡烛 C.西瓜榨成西瓜...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汽化
B.点燃蜡烛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析】 A、干冰汽化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西瓜榨成西瓜汁是从西瓜中分离出来的液体,只是简单的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把异味吸附在表面,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对某次高炉炼铁得到的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测定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单质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思路:
要测定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必须先通过实验测定并计算铁的质量,基本思路是______
实验过程:
①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的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
②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③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
数据处理: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讨论:
(1)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
(2)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假设没有与稀硫酸反应的铁都以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Fe3C的质量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该小组的同学还查阅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有可能爆炸.他们按下表中的体积比收集四瓶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并点火实验,结果列于下表中:
V(CO):V(空气)3:75:57:38:2
点火处理不炸
①由上述实验可知,CO在空气混合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约为12.5%~______
②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在点燃或加热一氧化碳前,一定要先______
③一氧化碳还可用于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Fe+3CO2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将40g稀盐酸分为4次加入样品中(石灰石样品中所含的杂质不溶于水和盐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10g10g10g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3.0g2.0g1.0g0.4g
请计算: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2)该石灰石样品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
下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manfen5.com 满分网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
(2)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点燃酒精灯;④熄灭酒精灯;⑤点燃酒精喷灯;⑥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
(3)实验过程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Fe+3CO2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常见金属的性质和气体的制备后,欲用下图所示几种装置制取氢气,并进行测量有关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
manfen5.com 满分网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选择A装置制备气体最大的特点是______
该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
(3)运用A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______气体(填写化学式).欲用B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该气体,气体应由导管______通入.(填a或b)
(4)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行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然后选用上图______装置(填写装置序号)可测量产生的CO2的体积,再利用此时CO2的密度,可计算CO2的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图中瓶内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______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_____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