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对于这一实验现...

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对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相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着火点升高
D.手绢上的水气化吸热,使手绢温度低于棉布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析】 手绢属于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手绢没有燃烧只能是手绢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4.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这时,他应该( )
A.添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添加药品
D.减少药品
查看答案
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
B.进入地窖、溶洞等一些地方时,应先做灯火试验,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C.电器设备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灭火
D.火场逃生,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通电发光
B.西瓜榨成汁
C.高粱酿成酒
D.铁丝弯曲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的利用,造成“白色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D.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纯净的氯酸钾,现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氯酸钾与3.2g的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13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物的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1t2t3t4
剩余固体的质量(g)12.0411.089.169.16
试计算:
(1)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 克.
(2)求氯酸钾反应至t2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为多少?(友情提示:分解百分率是指分解的物质与该物质总质量的百分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