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一氧化碳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A、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的一氧化碳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冷却; 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 【解析】 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A正确; B、为防止不纯的一氧化碳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故B正确; C、为防止爆炸和生成的铜又被氧化,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冷却,故C错误; 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
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查看答案
探究实验报告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名称: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的目的:理解掌握蜡烛的有关性质知识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

燃前
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硬度小,稍有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


蜡烛
蜡烛先熔化后汽化,再燃烧;火焰明亮且明显分成三层.
在蜡烛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内壁明显出现水雾或水珠.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蜡烛火焰熄灭,灯芯上产生一缕轻烟轻烟为蜡烛蒸汽冷却所致,遇明火可以燃烧

结论:在通常情况下,蜡烛是白色蜡状固体,稍有气味,熔点、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蜡烛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等.
问题和建议:为进一步说明蜡烛是先气化,然后是石蜡蒸气燃烧,可用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插入焰心,然后在尖嘴处点燃.根据是否能点燃,可推断上述猜测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manfen5.com 满分网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______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并震荡,观察现象______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____________
水含量是否相同 
______
根据玻璃片上是否有水雾
(4)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用“多”或“少”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
③用途:______
(2)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 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______利:______;弊:______
(3)从分子角度说明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__
(2)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__
(3)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______
(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