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

溶解度曲线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某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当处于A、B点状态的该溶液分别发生下列变化(其他条件不变时),试参考表中示例描述A、B点的变动.
A点的变动B点的变动
①升高温度向右平移______
②降低温度____________
③蒸发溶剂____________
④稀释溶液____________
(2)将该溶液从状态A改变到状态B有多种途径.试设计并简述一操作最简单、结果最准确的实验途径.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通过改变温度、增减溶剂或溶质的方法实现互相转化,溶液状态的变化就使得曲线图中的点做相应地移动.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点的平行左右移动,是温度变化的结果,平行左移到一定温度会达饱和,此时若还继续温度的变化,点将会沿曲线向下移动;点的垂直上下移动,是增减溶剂或溶质的结果,垂直上移至曲线上时,点就不在继续移动. 【解析】 (1)①升高温度,B溶液的组成及状态不变,仅是溶液温度升高,所以B点平行右移; 故答:平行右移; ②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A溶液析出晶体变成低温下的饱和溶液,因此A点沿曲线向下移动;B点随降温慢慢会变成饱和溶液,达饱和前,溶液B组成、状态不变仅是溶液温度降低,B点平行左移,饱和时移到曲线上;若继续降温,B溶液开始析出晶体,会象A点一样沿曲线下移. 故答:沿曲线下移;先平行左移再沿曲线下移; ③蒸发溶剂,溶液A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所以A点不动;B溶液随着溶剂蒸发慢慢变为饱和溶液,达饱和后开始析出晶体,所以B点会垂直上移至曲线上然后不再移动. 故答:不动;垂直上移至曲线; ④加水稀释,使饱和的A溶液不再饱和,B溶液距离饱和也越来越远,所以A、B点都将垂直下移. 故答:垂直下移;垂直下移; (2)从溶液状态分析,A溶液为低温时饱和溶液,B溶液为高温时的不饱和溶液,一般说来从A状态到B状态只需要升温.但根据前面的分析,如果只进行升温A点将平行右移,不能到达B点.所以,需要先通过降温至t1℃使A点移动到与B点平行的位置,滤出晶体后升高温度至t3℃,A点平行右移至B. 故答:降温至t1℃滤出晶体后升温至t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电分解水实验所产生的O2和H2的体积比(理论值)为1:2.已知,在标准状况下H2的密度为0.0899g/L,O2的密度为1.429g/L.但根据该实验计算得到的O2的密度为1.438g/L.试分析O2的密度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不包括操作失误和仪器失准所致).
    查看答案
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xFe3-xO3+x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是+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值为    ,铁的化合价为    ,钴的化合价为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1)H2SO4,(2)OH-,(3)HCO3-(4)NO3-,(5)Na+中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查看答案
三硝酸甘油酯[C3H5(ONO23]是一种炸药,可因撞击而爆炸,同时产生高温,爆炸按下式进行(式中w、x、y、z为化学计量数):4C3H5(ONO23→wN2↑+xCO2↑+yH2O+zO2↑.
科学实验证明:相同条件(温度、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当三硝酸甘油酯爆炸并恢复到常温时,所得N2、CO2、O2体积比为     查看答案
某元素的符号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a,其0.5a g单质可跟2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化物,则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假设此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则它所形成的酸的化学式可能是①HRO,②HRO2,③HRO3,④H2RO3,⑤H2RO4,⑥H3RO4中的     (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