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2003年12月23日晚,位于重庆开县的一口天然气钻井,由于违规操作引发严重的井...

2003年12月23日晚,位于重庆开县的一口天然气钻井,由于违规操作引发严重的井喷事故,夹杂着大量硫化氢(H2S)气体的天然气山呼海啸般冲出井口,弥漫在周围方圆数千米的山地地面上,无情地夺去了来不及逃生的243名村民的生命.根据专家意见,在井喷封堵之前,先点燃井喷气体使其中的H2S转变为SO2,以减轻毒害作用.随后,抢险人员成功封堵井喷,井喷地区还出现了降雨,也促进了污染消除.试围绕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2)点燃井喷气体,其中H2S转为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事故描述可推知H2S具有的一些性质(至少答3条)
           
(4)试提出遇到此类事故时应采取的逃生措施(至少答3条)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2)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3)硫化氢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可燃性、能够溶于水等; (4)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逃生的方法. 【解析】 (1)天然气中最主要成分为甲烷; (2)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 (3)根据事故描述可推知:H2S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有毒可以氧气反应等; (4)根据硫化氢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溶于水等性质,采取的逃生措施为:在逃离现场时,应向高处(山顶)转移,转移时的路线要选择逆风方向,用湿毛由掩住口鼻,以免呼吸时吸收硫化氢,戴防毒面具等是常常选择的逃生方法. 故答案为: (1)甲烷; (2)H2S+3O2SO2+2H2O; (3)①H2S是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可溶于水;③有毒、可与氧气反应; (4)在逃离现场时,应向高处(山顶)转移,转移时的路线要选择逆风方向,用湿毛由掩住口鼻,以免呼吸时吸收硫化氢,戴防毒面具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四种无机物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若D为非金属单质,且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判断A,B,C,D分别可以是什么物质.(用化学式填写,至少写出两组答案)
(1)                ; 
(2)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生产水泥的工人,最宜多吃血料(动物血液制成的食品),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某同学发现自家责任田庄稼生长不好,测定该土壤的pH为5.7;可知土壤呈    性.于是他建议父亲施用农家肥料草木灰,由此可知该肥料属于    性物质.(填“酸”或“碱”) 查看答案
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D的化合价为( )
A.+4
B.+2
C.-2
D.-3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在100 g水中加入m g CuSO4或加入n 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 )
A.m=160n/250
B.m=1600n/(2500+9n)
C.m=1600n/(2500+16n)
D.m=1600n/(2500+25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