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含硫煤不充分燃烧 B....

下列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含硫煤不充分燃烧
B.焚烧生活垃圾产生有害气体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D.建筑工地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是判断和区别两种变化的依据. 【解析】 A、含硫煤不充分燃烧时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焚烧生活垃圾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有污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建筑工地施工导致尘土飞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一种物质状态的改变的变化,即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常接触到的下列物质可以看成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大理石
C.自来水
D.24k黄金饰品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无色无味、清澈透明
B.低温下为固态
C.通电时能分解
D.加热时能蒸发
查看答案
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固体.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甲、乙、丙三同学分别对其成分进行测定,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烧杯的质量为35.00g).
(烧杯+稀盐酸)的质量75.00g85.00g75.00g
加入氯化钠样品的质量4.00g4.00g6.0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的质量78.56g88.56g80.56g
(1)分析数据得知:样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用“甲”“乙”“丙”填空).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1g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组织中完全氧化放出17.2kJ热量.某学生平均每小时要消耗387kJ热量.求:
(1)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如果该学生一天(24h)所需的热量以摄入葡萄糖计算,理论上需葡萄糖多少克?
查看答案
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______.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将已被砂纸打磨过的相同大小的6枚铝片,分别放人下表所示溶液中进行实验
溶液现象溶液现象溶液现象
①稀硫酸③稀硫酸(加入少量Na2SO4固体)⑤盐酸
(1:4)
+
②稀硫酸
(加热)
+④稀硫酸(加入少量NaCl固体)+⑥盐酸
(37%)
++
注:“一”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大且快.
“1:4”表示用1体积的37%浓盐酸与4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
根据上述表格内容,你认为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除了跟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外,还可能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端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为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
请解释上述实验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