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友情提示:氢气用锌和稀盐酸制得...

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友情提示:氢气用锌和稀盐酸制得,H2+CuOH2O+Cu )manfen5.com 满分网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并且防止某些杂质的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用装置下面的序号填写):
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
(2)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g,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g,丙装置增加了3.6g,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______(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
(5)实验过程中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1)分析装置的作用,正确连接装置;稀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气体H2中会混有HCl和少量的H2O,通入盛有CuO的玻璃管前应除去,避免对探究实验产生影响; (2)根据装置中的药品及连接方式,分析装置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3)分析实验数据,选择正确的数据计算水中H、O元素质量比;装置丁中反应前为CuO,反应后只有Cu,所以反应后装置质量减少的量应用CuO中失去O的量; (4)结合实验探究过程,分析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5)根据装置中的药品及连接方式,分析装置在实验探究中所起的作用.丙中装有干燥剂,应用于吸收水分. 【解析】 (1)装置甲内盛放NaOH溶液,用来吸收混在H2中的HCl气体,而从该溶液逸出的气体中仍混有H2O,不能直接通入装置丁,所以在装置甲和装置丁之间还应有干燥装置,装置甲应直接与装置己相连;可用于干燥的装置除丙外还有乙和戊,由于装置戊不便于称量变化前后的质量,所以不应位于丁装置后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综上所述,可得出装置的连接顺序:己→甲→戊→丁→乙→丙. 故答:甲→戊→丁→乙; (2)装置乙中放入大量的干燥剂,以直接和丁装置相连,所以其作用应是吸收丁装置反应产生的水. 故答:吸收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水; (3)装置丁在实验前后减少6.4g为O元素质量,说明生成的水中含有6.4g氧元素;装置乙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所以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g,说明反应生成了水7.2g.综上所述,则生成的水中H元素质量为7.2g-6.4g; 所以,水中H、O元素质量比=(7.2-6.4):6.4 故答:(7.2-6.4):6.4; (4)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说明CuO没有全部参加反应,不参加反应的CuO在反应后仍在装置内,不影响反应前后的称重.另外,本次探究的是生成水中H、O元素的质量关系,CuO是否全部反应只是影响生成水的多少,不影响质量比的推算. 故答:无影响; (5)装置丙也用于吸收水,因为丙处于装置乙之后的整套装置的最末端直接与大气相通,所以该装置一定不是用于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那么就是用来吸收空气中的水.这样可以减少空气中水对探究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故答: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______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______
(3)A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原因是______
(5)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查看答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井水(硬水),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______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
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右图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的性质.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manfen5.com 满分网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查看答案
小红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请你帮助她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