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______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1)t1℃时两条曲线相交于A点,说明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又由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可得出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2)溶解度曲线在上方的物质溶解度大于曲线处在下方的物质; (3)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行的方法是加水稀释;另外还可以改变温度来实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反之相反; (4)结晶提纯物质的方法分两种: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时通常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变化度影响较大时通常采取冷却结晶的方法. 【解析】 (1)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所以50g水中溶解10g乙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故答:10; (2)t2℃时,甲物质的曲线在乙物质曲线的上方,表明此时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 故答:甲大于乙; (3)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采取升温的方法即可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故答:升温(或增加溶剂); (4)曲线图显示,甲物质溶解度爱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冷却结晶时混有的少量的乙物质仍溶解在溶液中没有析出. 故答:冷却结晶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反应方程式
(1)在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过一会儿取出,发现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在我国农村,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很重要的燃料,沼气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请写出沼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方程式______ CO2+2H2O 查看答案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填名称或符号)
(1)5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物质是______
(3)茅台酒中的主要溶质______
(4)氢氧化铝______
(5)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______
(6)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
(7)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
(8)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
把一些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是( )
A.滤渣中只有Cu
B.滤渣中只有Zn
C.滤渣中一定有Zn和Cu
D.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
查看答案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时,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Z>X>Y
C.Y>Z>X
D.Z>Y>X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
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