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湛江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

湛江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manfen5.com 满分网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u+CO2
在明确探究目的在基础上,仔细阅读所给的信息,猜测化学式时应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物质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就越充分,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是合理的;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有利于反应物受热;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时,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根据现象做出在正确的分析. 【解析】 【猜想与假设】中,因为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暗红色固体的化学式可能为:Cu2O(Cu4C、Cu2C) 【分析与交流】 (1)物质接触面积越大反应就越充分,碳与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式是:2CuO+C 2Cu+CO2↑; 故答案为: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2CuO+C 2Cu+CO2↑; (2)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更有利于集中加热,并能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答案为: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实验与结论】 实验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可能是炭也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故不能判断碳一氧化铜发生了反应,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气密性;不能; 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B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H2O+O2查看答案
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    元素.
(2)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manfen5.com 满分网Si+2R↑,则R的化学式为   
(3)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未来新能源,其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学习化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请你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1)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①钙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②请写出一条从图中你能获取的相关信息   
(2)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A、B两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②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查看答案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3)3个铵根离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