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    ,并汇集到试管上端.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则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3)通电后水发生    变化,符号表达式为   
(4)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NaOH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分钟123456789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61220293949556575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247111621263136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    ,从第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可能的原因是   
(1)欲正确解答本题,需熟悉电解水的实验过程、现象、生成物以及氧气和氢气的性质; (2)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性质. (3)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化学反应的特点和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4)欲正确分析此现象,须知物体的溶解度的关系. 【解析】 (1)因为水电解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正极产生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达到燃烧所需条件而复燃.负极产生的氢气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故答案为:气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氧气,氢气. (2)硫酸和氢氧化钠是电解质,导电性较强.故答案为:增加导电性. (3)在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故属于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H2↑+O2↑; 故答案为:化学;H2O H2↑+O2↑; (4)因为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的溶解度大,所以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从第7分钟开始,可能H2和O2的溶解已达到饱和,气体的体积比大致保持2:1. 故答案为:前6分钟内,因产物H2和O2溶解度不同(后者溶解度大),致使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H2和O2的溶解已达到饱和,气体的体积比大致保持2: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等,例如:氧气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由    构成的. 查看答案
小红同学在家做“净化黄泥水”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黄泥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黄泥水--可将黄泥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查看答案
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MPa)以上时,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气态,也不同于液态和固态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该状态的水即称之为超临界水.将有机废物如二恶英等和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在超临界水中进行快速氧化,能将有害物质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等无毒小分子化合物.下列内容与所给信息相悖的是( )
A.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毒物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查看答案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该物质是由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
B.该物质的组成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的运动情况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
D.分子的组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