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根据实验室氧气制法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检验方法及氨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可知:①试管 ②集气瓶,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 (2)根据实验室氧气制法的反应原理,用加热的有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或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该反应有一种物质生成多种,属于分解反应; 选用E装置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 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根据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朝上倾斜、试管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等, 故答案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或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氧气不易溶于水;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试管口朝上倾斜、试管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等; (3)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不需加热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身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不用加热,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装置漏气;②; (4)实验装置B中安全注意事项是反应很剧烈,要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故答案为:①; (5)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故选A;f; (6)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b端通入,故选B; (7)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a→c→b→d; 根据题意可得:,则x=1.84 g, 故选A→c→b→d;1.84; (8)加热高锰酸钾制氧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1)“嫦娥一号”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   
(2)“嫦娥一号”另一个目标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其中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查看答案
概念图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十分有用.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把序号填入答案的空格中.
失误的实验失误的原因答案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底炸裂
(3)用双氧水制氧气时,短时间内没有气泡
A、集气瓶底没有留水或细沙
B、没有加催化剂
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1)   
(2)   
(3)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2)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   
(3)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何时开始收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