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在烧杯A中装入20mL 无色的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无色的乙溶液.用一只...

在烧杯A中装入20mL 无色的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无色的乙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烧杯罩在一起.过几分钟,看到小烧杯A中装有的溶液变成红色.提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样,可能作出不同的假设.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示例
A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才变色,与B烧杯无关用洁净的烧杯C配好20ml甲溶液.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1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2  

本实验主要是证明分子的运动,在作出正确的结论前要排除其他错误结论,就需要作出可能出现的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 【解析】 1考虑是烧杯壁上的物质使甲溶液变红,可设计实验,把甲溶液单独放置在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2应该是证明是乙溶液使甲溶液变红,从而证明粒子的运动,可根据乙溶液的气味和把乙溶液直接加入甲溶液中,观察现象,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示例 A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才变色,与B烧杯无关 用洁净的烧杯C配好20ml甲溶液.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1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另取一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将其单独放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 烧杯B中的乙溶液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甲溶液变成红色. 小心闻B中乙溶液的气味.取重新配制的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乙溶液,观察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anfen5.com 满分网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查看答案
(1)经过防治“非典”的洗礼,我国公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病健身意识普遍提高.过氧乙酸是防治“非典”中常用的高效消毒剂,它的化学式是CH3COOOH,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2)(NH42SO4是一种氮肥.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与42.4g尿素[CO(NH22]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时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
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氨分子(NH3)和浓盐酸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图中    处(填A、B、C),理由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为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一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