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剧烈燃烧 B.发出白光 C.生成白...
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剧烈燃烧
B.发出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放出大量热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 )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
A.(1)(2)
B.(3)(4)
C.(1)(2)(3)
D.(1)(2)(3)(4)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11.3 g钢样品,投入装有2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为15g)中.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 | t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质量(g) | 46.3 | 46.1 | 45.9 | 45.9 |
(1)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g,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精确到0.1%)
(2)钢的类型可分为:含碳量(C%)0.03%~0.3%为低碳钢;0.3%~0.6%为中碳钢;0.6%~2%为高碳钢.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则这种钢属于______.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变为CO
2而放出,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
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
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CaCl
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
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写一条).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K
2MnO
4+MnO
2+O
2↑
查看答案
某固体可能由Na
2SO
4、NaCl、Na
2CO
3、KN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固体中加足量的水进行溶解;
②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
③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B中的酸根离子只有一种);
④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得到无色溶液C和无色气体D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小魏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
3)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②取少量滤液滴加AgNO
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在小魏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
3)
2溶液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