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
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2)能用于灭火的是 ;
(3)能使人中毒的是 ;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用吸收的是 ,释放的是 ;
(5)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10)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景的景象,产生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2)有毒.原因是:
.
(3)化学性质:(H
2、CO、CH
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
4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
鉴别:H
2、CO、CH
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
2与CO 的混合气体 C+H
2O

H
2+CO)
②还原性:
(非置换反应)(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4)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5)除杂:
①、CO[CO
2]:通入
溶液,化学方程式:
②、CO
2[CO]:通过灼热的
,化学方程式:
③、CaO[CaCO
3]:
,化学方程式:
(6)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
3 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为:
.
(7)CO
32-的检验:先加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
.
(8)CO和CO
2的
相同,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
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器原理: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
、
、
.
查看答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
,也不能供给
.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2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
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结论 | 总结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______ |
实验三 | ______ | 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