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高压低...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
,也不能供给
.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2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
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结论 | 总结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______ |
实验三 | ______ | 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
(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反应表达式
.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表达式
.
(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5)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
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
.
查看答案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
查看答案
小雨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了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加热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小晴:高锰酸钾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晴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小雨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科学.
(1)小晴的理由是
.
(2)如何证明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
(3)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
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  |  |  |  |  |  |  |  |  |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 124 | 79 | 50 | 54 | 75 | 93 | 106 | 153 | 240 |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
,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
越多越好.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