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面积不断扩大.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珠峰冰川消融面积不断扩大.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1( C2H4)+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4)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拒绝纸质贺卡,使用电子贺卡.拒绝纸质贺卡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6)请你再举出一件你可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
本题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为核心内容,又综合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和自然界里的碳循环,解题时要依据书本内容进行全面考虑,逐个解答. 【解析】 (1)绿色植物有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葡萄糖和氧气,同时植物油进行呼吸作用,将葡萄糖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植物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也维持大气里二氧化碳的平衡;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以推出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为C2H4; (3)要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碱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但不能禁止使用,因为我们暂时还不能离开它们,或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或研究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故答案选①③; (4)从前面分析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地使用了化石燃料; (5)纸张是用木材制成的,不使用纸质贺卡,就节约了纸张,就等于减少树木的使用量,就可以保护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就能使二氧化碳增长的势头变缓. (6)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点滴小事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节约用电的随手关灯,或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故答案是:(1)光合、呼吸; (2)C2H4; (3)①③; (4)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5)拒绝纸质贺卡则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6)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我们初中化学学习中最为熟悉的四种气体,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
①是否具有可燃性H2,COO2、CO2
②是否是单质
③是否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    ,碳元素在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    性.右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
    .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6)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
有一种气体,可能是H2或CO,下列方法能够鉴别它们的是( )
A.观察气体是否无色
B.闻气味是否具有刺激性
C.通入氧化铜中,加热,观察黑色粉末是否变红色
D.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查看答案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