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 (1)人们在净水过程中,常常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因为活...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
(1)人们在净水过程中,常常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家庭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3)水的用途广泛,实验室常常需要用到水.请分析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制取蒸馏水时,烧杯内水的作用是______
②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都盛水,前者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而后者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能否都可以用细沙代替水______(填“能”或“否”),写出上述两个集气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SO2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可以作冷凝剂,可以吸收某些气体;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在净水过程中,常常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将等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为软水而泡沫少的为硬水.故填:将等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为软水而泡沫少的为硬水. 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3)①制取蒸馏水时,烧杯内水的作用是降温,使水蒸气液化;故填:降温,使水蒸气液化; ②水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故填: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加入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不能用细沙代替水,因为细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故填:否.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manfen5.com 满分网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K2MnO4+MnO2+O2查看答案
下列异常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常有发生,请你分析其原因.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集气瓶中的水出现紫红色的可能原因 ______
(2)过滤实验过程中速度太慢的原因 ______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查看答案
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
学反应是 ______(填序号).
①C+O2manfen5.com 满分网CO2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CH4+2O2manfen5.com 满分网2H2O+CO2④石油+氧气manfen5.com 满分网二氧化碳+水
(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______(填序号)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6CO2+6H2Omanfen5.com 满分网C6H12O4+6O2
③CO2+Ca(OH)2=CaCO3↓+H2O
(3)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______
查看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manfen5.com 满分网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若进入的水量小于瓶内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______,若进入的水量超过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______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生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在反应后滴入瓶中(已知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然后完成:
物质MNQP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1)X的数值是______
(2)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选填“氧化剂”“还原剂”“催化剂”);
(3)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